A股城商行半年报业绩分化:对公业务成胜负手

A股城商行半年报业绩分化:对公业务成胜负手

hyde0321 2025-08-28 中式家装 2 次浏览 0个评论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 本报记者 李静

  A股上市银行迎来2025年半年度报告密集披露期,目前已有等城商行发布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上市城商行业绩呈现分化,江苏银行、成都银行、重庆银行业绩保持稳健增长,而贵阳银行业绩出现下滑。

  对公业务有力推动了利息净收入增长,成为上述三家银行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具体来看,在收入端,公司贷款规模扩张带动利息收入增长;在支出端,得益于有效压降对公存款成本,公司存款规模扩大的同时利息支出不增反降,进一步扩大了银行的利润空间。

  业绩表现分化

  江苏银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48.64亿元,同比增长7.78%;归母净利润202.38亿元,同比增长8.05%。截至报告期末,不良贷款率为0.84%,较去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

  成都银行、重庆银行同样表现稳健。上半年成都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22.7亿元,同比增长5.91%;归母净利润66.17亿元,同比增长7.29%,不良贷款率保持在0.66%的低位。重庆银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6.59亿元,同比增长7%;实现归母净利润31.90亿元,同比增长5.39%,报告期末不良贷款率为1.17%,较年初下降0.08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贵阳银行上半年业绩承压,实现营业收入65.01亿元,同比减少12.22%;归母净利润24.74亿元,同比减少7.2%。

  这一业绩分化也体现在上半年的股价表现上。上半年,江苏银行股价涨幅25.54%,在A股上市银行中排名第四,重庆银行股价涨幅21.98%,成都银行股价涨幅17.48%,贵阳银行股价涨幅9.16%。

  对公业务成业绩增长引擎

  对公业务增长有力带动了江苏银行、成都银行、重庆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增长,成为它们业绩表现向好的重要支柱。

  以重庆银行为例,上半年该行公司贷款平均余额较去年同期增加821.49亿元,带动利息收入增加13.93亿元。零售贷款方面,尽管规模上升,利息收入却在下降。同时,公司存款规模增长并未推高利息支出,反而有所下降。

  成都银行也呈现相同趋势:上半年公司贷款和垫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17.87%,利息收入相应增长10.12%;个人贷款和垫款规模上涨,但利息收入不增反降。负债端同样出现公司存款规模增长、利息支出反而下降的现象,进一步释放了利润空间。

  除了对公业务拉动业绩增长外,江苏银行的债务工具投资利息收入也为业绩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上半年该行实现利息净收入329.39亿元,同比增长19.10%,是推动营收增长的主要引擎。具体来看,在利息收入端,债务工具投资利息收入同比增加33.3亿元,公司贷款利息收入同比增加10亿元,个人贷款利息收入则同比略有下降;在利息支出端,上半年利息支出369.84亿元,同比减少11.8亿元,主要因公司客户存款利息支出下降约16亿元。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截至6月30日,重庆银行“国标”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822.4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31.19亿元,“两增”口径普惠小微贷款余额709.3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8.71亿元,贷款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报告期末,江苏银行小微贷款余额超7500亿元。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2358亿元,较上年末新增253亿元,科技贷款、涉农贷款余额分别为2740亿元、2900亿元。上半年该行新拓普惠小微客户2万户,高质量科技企业授信覆盖度较上年末提升1.9个百分点,服务新型农业主体1.2万户。

  报告期内,贵阳银行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金融监管总局“两增两控”口径)175.77亿元,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20%,较上年同期下降43个基点。截至报告期末,该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21.26亿元,较年初增加24.94亿元,增长6.29%。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A股城商行半年报业绩分化:对公业务成胜负手》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