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院士招摇撞骗,荒诞之余,要多问个为什么?

假院士招摇撞骗,荒诞之余,要多问个为什么?

hyde0321 2025-08-07 装修心得 3 次浏览 0个评论

海报新闻评论员 徐坤杰

打着 " 中科院院士 " 的旗号,在教育界游走多年,参加各类研讨会、各类社会活动,登台演讲,受聘 " 课程导师 ",其身影甚至出现在公立医院调研活动中 …… 招摇撞骗多年,身份伪造却一直未被戳破,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荒唐和荒诞之余,还需多问几个为什么。

为什么院士可以如此轻易被伪造?为什么 " 假院士 " 如此轻易被相信?为什么 " 假院士 " 能屡屡得逞?学校 " 中招 ",医院 " 中招 ",甚至有机关单位 " 中招 ",身份核实防线如何就一次次、一层层失守?

反思并回答这些疑问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人云亦云,轻易苟同,盲目迷信头衔,习惯权威背书,忘了独立判断 …… 信息越来越容易获取,搜索引擎、AI 生成一键可得,但人们似乎却越来越懒得核实真假。在此背景下,谣言被相信,骗局也借势生长。

如此荒诞的事件也在提醒我们,质疑精神的稀缺和可贵。

不应把质疑 " 权威 " 看作 " 不懂事 ",不能认为提出异议就是在 " 找麻烦 ",追问真相更不是天生就是 " 杠精 "。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质疑绝非不合时宜。要鼓励合理质疑,对质疑保持宽容,养成查证习惯,不放弃思考,不轻易盲从,对关键问题多问一句、多查一次,才能杜绝此类 " 假院士 " 式荒诞事件的再次发生。

鲁迅曾说:" 从来如此,便对么?" 这句话在今天的信息爆炸时代,尤显得宝贵。信息时代,质疑精神和核查能力,是信息素养之关键。只有当我们每个人都习惯多问一句 " 为什么,真的吗?" 类似荒诞、可悲的闹剧才可能真正落幕。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假院士招摇撞骗,荒诞之余,要多问个为什么?》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