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的盛行有一种经济上行时期的美|编辑部聊天室

文科的盛行有一种经济上行时期的美|编辑部聊天室

hyde0321 2025-07-13 装修奥秘 2 次浏览 0个评论

180期主持人 | 潘文捷

2025年3月,复旦大学宣布将文科招生比例从原来的30%-40%降至20%,随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也相继调整学科布局。大学中发生的变化影响到了中学教育。“真实故事计划”的《高中文科老师,开始无人可教》一文就指出,近年来,文科生能填报的志愿越来越少,导致上线难度越来越高。直观的难易对比推动了大量学生“弃文从理”。许多家长也因毕业后就业问题要求学生报理科。例如一位家长就这样说:“同样在大厂上班,学文科的毕业生年薪只有四五十万,而理科毕业生能拿到年薪百万。”

01 差生和女生选文科?

丁欣雨:“成绩差的学生选文科”的偏见很典型,在高中分文理科的时候就会发生,我们高中设置理科实验班和文科实验班,理科实验班需要在中考后再进行单独的考试,考试内容包括竞赛;文科实验班不需要考试,报名后按照中考成绩从上往下排就可以了。 

这样的偏见的存在和应试教育有关。大家都会觉得文科更多要靠死记硬背,所以文科的考试也很容易。高三我做的政治和历史学科的选择题就有这种情况,几乎没有考察你有没有真正理解这个事情在语境当中的意义,完全就是根据题干和选项来抠字眼、找套路。比如说用到“仅仅”、“只”这样的选项是不能选的。还有相对于“建立了”、“破坏了”之类的字眼,“有利于”这样的词是正确答案的可能性更大。做文科题目最终成为了一种应试,而不是出于理解和热情。

王鹏凯成绩差的学生选文科”常常是一个结果。选理科才能获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那些最顶尖的重点中学有提前招生的考试,只会有理科考试,内容是物理竞赛、数学竞赛,但不会有文科考试。大学也一样,所谓的“少年班”都是自然科学类的,很少有文科少年班。

潘文捷:中学文科倡导的对一本教科书的死记硬背让大家觉得文科很简单,不用过脑,但是大学的文科恰恰不是这样,不是把教课书奉为圭臬,而是倡导大量阅读和批判的精神。

中国古代对官吏的选拔分为文武,以文科为先,文官更受重视。但是近代以来,为了发展最先进的科技,与西方竞争,理工科显得尤为重要。理工科可以让中国成为制造大国,发展城市建设,进行科技创新,文科似乎很难有这种作用。

张友发:马伯庸很喜欢写算学,但唐朝的算学是不入流的,入流的是进士科和明经科。所以长期以来都有一种反思潮流,认为中国没有完成历史性的超越,就是因为没有形成科学,而是以文科取胜。穿越小说里面,男主人公穿越到过去,就一定要建立皇家科学院这类理科机构

前段时间我看了个段子,开玩笑地怀念一千多年前文科生还可以烧死理科生的时候。学科的权力是在逆转的。在21世纪初,或许有文科的回潮,人们怀念民国文科大师,但近些年来又衰落了。文科的盛行有一种经济上行时期的美,一到下行期就不同了,毕竟理科就业面更广。

文科的盛行有一种经济上行时期的美|编辑部聊天室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潘文捷:文科班通常是女生多男生少。好像老师家长倾向于推荐男生读理科,女生读文科。是不是会觉得女生读了文科,毕业之后不赚钱也没关系,找个老公嫁了就可以?但是我们国家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恰恰是一位女士。

王鹏凯文科是通过阅读、积累去实现进步的思维方式,有相对平等的环境,就是你,不管是男女,只要去读,读了之后写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就不会挂科。这是相对平等的思维方式。但是我看到豆瓣上一篇文科女生读物理专业的文章就谈到,理科学习会存在更强的性别结构。大学里,老师和助教的时间很少,需要依赖同辈讨论。在厌女又渴女的环境中,作为理科群体里少数的女生讨论的数量和质量都会受到限制

在理科领域获得很高成就的女性往往会面临比男性更大的压力。纽约大学的女性数学家王虹(因在2025年与合作者共同攻克百年数学难题三维挂谷猜想而备受国际关注)就受到了很多争议性的讨论。很多人在说和她同级的男同学,在读书期间比王虹优秀得多,却没有做出这样的成果,会存在一些嫉妒心理。 

02 为何缩减文科?

张友发俄裔美国学者彼得·图尔钦谈到过“精英过剩”的问题,中国文科几年来供给在不断增多。上世纪末,大学为了缓解财政压力,进行了整体的扩招。而扩招过程中,最好设立的就是文科专业,比如设立新闻学专业只要找两个新闻学的老师来教书就好了。有数据显示,1998年全国高校开设新闻系的仅70余所,总招生人数是5920人。但到了2010年,全国已有500多所学校开设新闻系,招生人数达75000人。

在需求方面,中国给文科就业的岗位就比较少,理科是可以进入文科的就业的,而文科却很难进入理科的就业。何况,文科本身是一个批判性的行业,会大量参与政治和文化。比如在美国,国际政治专业的学生有一个“旋转门”制度,可以做在智库和政界切换,但是中国没有旋转门,没有大量容纳文科的就业需求。

中国整个创意产业的虚弱也造成了就业需求不高。迪士尼的市值超2000亿美元,光线传媒最近因为《哪吒2》而暴涨,市值也只有五百多亿人民币中国所有的影视公司市值加起来都没有迪士尼一家高。

王鹏凯:高校不仅是教育机构,也是经营性机构,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收入来源就是课题经费。理工科有大量课题和经费,但文科很少。我身处的文科院校,老师们会有强烈的危机感,在探讨拿不到课题,没有经费,学校会不会把我们院系裁了?过往高校有财力养着文科学院,但是随着经济压力的增加,高校开始裁撤文科。美国好一些,因为它有很强的校友捐赠传统。在中国,很多理科出身的校友会捐赠,但文科比较少,今年我听说复旦哲学系校友匿名捐赠1亿,让哲学系办下去,这是极少数。

丁欣雨:大学鼓吹教育是非功利性的、纯粹的,但是随着大学门槛的开放、更加面向大众化后,并非所有学生都有条件允许自己度过无忧无虑的、纯与知识作伴的四年。人们要考虑现实条件,为职业提早做规划,需要多多实习,积累业内资源和经验。所以大学开始强化就业和市场导向,把学生打造成符合时代需要的劳动力。我有同学学习广告、学习文化产业管理,课程都很技能导向比如要完整地做一个海报。但是,围绕着职业未来需要的技能设置专业又是不可靠的,因为它会随时因为外界的波动和利益考量被设立被关门,技能性的知识也很容易被工具化,被丢弃,并不能够持久存在于你。我上学时,很多学校就把广告专业关了。

张友发:我也认为文科学技能是比较滑稽的,我在大学的新闻专业时,老师还教我们通讯写作、倒金字塔写作,可是当时特稿都已经风靡过一轮了。等我们毕业,特稿热都过去了。

另一方面,我看到戴锦华和项飙的对谈中,谈到人文社科在90年代之后的专业化,人们会把研究和生活分开,过于专业化的情况下,文科对现实的指导意义还有多大?我们在大学里,会学到新闻学的三种范式: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新闻专业主义、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批判。但所谓的新闻专业主义在现实职业操作中可以说是不存在的,又如何去批判?都是对空言说。此外,社交平台的出现加剧了民粹主义思潮,反对文化精英的趋势愈发严重。

03 AI时代,文科还有用吗?

王鹏凯:我所在的学校以文科为主,这两年我感受到,几乎所有文科院系都在进行AI相关的课题转型。今年我参加毕业典礼时,各个文科院系的院长、教师代表,不论是学教育的、中文的还是哲学的,张口闭口都是AI。作为在文科领域掌握重权的人,他们担心学科会被AI冲击而走向式微于是思考如何让AI为自己服务而非取代自己。这是当下文科界一个主要的应对思路。如果畅想未来,短期内大量基层的文科工作者可能会被AI取代,而领导应该不会。

文科的盛行有一种经济上行时期的美|编辑部聊天室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张友发:我们现在看AI是没有任何批判性的,是进化论的逻辑,需要用它让社会进步,在北美,人们还会探讨版权,编剧还会罢工,但是国内相关讨论不是很有水花。这或许是缺少文科思维的原因,文科就是批判性思维,每一次新技术产生,人们都会思考新技术的作用。技术到底该怎么用?对社会的意义是什么?

我认为大学文科的作用是启蒙,改造你的世界观。但是在全球资本主义的现实之中,被启蒙是一种痛苦。一旦接受启蒙,进入到真实残酷的世界,就会发现自己批判的这些东西、需要反思的东西都是血淋淋的,会感到很强的幻灭感。

潘文捷:文科的作用是什么?《认识现代社会之真相:杨照讲马克思·韦伯》这本书里,杨照说自然科学研究和人文研究在根本上是不同的。研究大黄蜂会飞,不论结论是它靠意志力飞行,还是靠气流飞行,都不会改变大黄蜂飞行的事实。但人文社科涉及到如何去解释一种现象,解释之后,就可能会改变这个现象。举例来说,韦伯研究发现,资本主义的起源和新教伦理有很强的关系。资本主义内部的信仰和精神是一种支撑,不管喜不喜欢,人们都在这个信仰之下,如果知道了这件事情,就会发现每天辛勤工作并不是一种必然,它只是一种文化的影响。举一个当下发生的例子,南京红大爷最近登上热搜,一开始,热搜词条是“南京红姐”,但是一些有女性主义意识的网友就看到,这个事件里没有涉及到女性,从而提出反对,所以词条后来被改成了“南京红大爷”。这也是人文社科知识改变现实的一个例子。

文科的盛行有一种经济上行时期的美|编辑部聊天室
杨照 著
理想国·云南人民出版社 2025-02

王鹏凯:我的一些朋友会认为性别是一种认同,如果他认同自己是女性,就可以自称“姐”。这又会产生新的争论。文科思维就是这样,不一定会有唯一的答案,反而会让人进入更复杂的争论之中,让人知道事情的观念有很多种。

张友发:文科并不是进化论的观点,而是范式的变化。也就是换个角度想问题。

丁欣雨:今年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汤拥华的毕业致辞很出圈。其中谈到“明明能够像别人那样想开却又情愿自己想不开,明明自己想不开却又希望别人能够想得开,知道别人想不开却又希望别人想不开的时候能够过得好,才会需要爱,需要文学,需要我们呀!”我确实是很多事情上没有想开,一方面,也许是在文科的环境中待久了,脑内纠缠的各种想法让我变得想不开。另一方面,也许是生活中本来就有很多想不开的事情,需要文知识帮助我想。好在,虽然想不开,还是可以去想一想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文科的盛行有一种经济上行时期的美|编辑部聊天室》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